“凡事不要太認真,看起來差不多就得了”“工作無非發(fā)文、材料、總結、匯報,都有了就到位了”……現(xiàn)實工作中,存在一種形式主義叫“形似”主義:落實政策主張“別太計較”“樣子大概”交差就好,開展工作喜歡“拿來借鑒”“照貓畫虎”敷衍馬虎,執(zhí)行部署沉迷“紙上功夫”、以文字展示“成果顯著”。
以上做法,對推動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、增進群眾利益和福祉沒有任何有益舉措、實在成效。奉行“形似主義”者,歸根結底還是缺乏擔當實干的“鐵肩膀”、患上了松散懈怠的“軟骨病”。
現(xiàn)實中,“形似”主義常經過一番“精心打扮”,披上無懈可擊的外衣,讓人一下子挑不出毛病,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混淆性。比如,表格材料、臺賬檔案等琳瑯滿目,不看是否在實際抓落實中得到落實;再如,典型樣板、亮點品牌等“繽彩紛呈”,不管能否在現(xiàn)實促發(fā)展中得到推廣。所以,要形成正確的檢查導向,善于為“形似”主義解剖切片,拿好“放大鏡”和“顯微鏡”,多到施工現(xiàn)場看,多到群眾身邊聽,嘗一嘗地方創(chuàng)業(yè)“果實”的味道,嗅一嗅部門工作風氣的氣息。
當然,“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”!靶嗡啤笔恰暗蒙瘛钡某浞謼l件,畢竟“干部干部,干字當頭”,任何實干都是從擼起袖子、扎起褲腳開始的。但“形似”主義光有擼袖子、挽褲腳的樣子,沒有下地踩泥、背石叩山的膽子,只能淪為裝模作樣的“有形無神”。實績是檢驗實干的唯一標準。因此要拿好工作標尺,以推動發(fā)展、增進民利、造福一方等作為判斷和評價的“度量衡”,從而權衡地方或部門的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到底是“形似”主義還是實干之“神”。
俗話說,“一口吃不成胖子”。轉變“形似”主義作風,關鍵要擯棄扭曲的價值觀和政績觀,甩掉抓落實、干實事的“虛胖”成分,銘記“不馳于空想、不騖于虛聲,一步一個腳印,踏踏實實干好工作”的諄諄教誨,少些包裝打扮、多些潛沉打磨,持之以恒、久久為功,切莫讓萬變的“形似”主義遠離了實干之宗。
|